“微量元素”到底要不要做呢?我是一個寶媽,在帶孩子做兒保的時候,也遇到醫生開微量元素檢測,甚至有家長主動要求做檢測,想了解寶寶是否缺鈣、鋅、鐵等,生怕輸在起跑線上,那么檢測的結果怎么樣呢?
1 |什么是微量元素?
我們人體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,根據其含量不同,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。在人體的含量中小于體重的0.01%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。微量元素對人體的健康非常重要,比如鐵、鋅、銅、錳、鉬、鉻、碘、硒、等。而我們常說的鈣、鎂則屬于常量元素,其含量大于人體體重的0.01%。不過鉛倒是微量元素中的一種,但由于具有潛在毒性,所以含量是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的。
雖然微量元素對于人體來說都很重要,但由于技術原因,做不到最全面,只能進行部分微量元素檢測,另外,鈣、鎂對與兒童的生長關系密切,所以通常醫院的微量元素檢測中,也會包含著兩項。微量元素檢測主要包括鈣、鎂、鐵、鋅和銅,有時候也會檢測鉛的含量。目前微量元素檢測的方法主要是通過三種途徑:頭發、靜脈血、末梢血。下面就是頭發和末梢血檢測微量元素的儀器
2 |衛計委對微量元素檢測叫停!
早在2013年10月31日,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已經對兒童微量元素的臨床檢測發出了通知:
請注意,這里很多家長可能認為,衛計委是對微量元素檢查一律叫停。不是的!衛計委的文件是說寶寶常規身體檢查不需要做“微量元素”檢查;但是如果寶寶出現一些“癥狀”而做檢查,可以考慮做“微量元素”檢查來參考。也就是說,目前如果寶寶吃喝正常,生長發育良好的情況下,醫生開出微量元素的檢測單,是屬于違規行為,寶媽根本就不用理他;但是如果寶寶身體發育看起來有點問題,醫生建議做微量元素檢查以參考,那么還是應該做的!
3 |微量元素檢測“鉛”具有臨床意義
微量元素檢測唯一具有臨床意義的就只有鉛了。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(CDC)對血液中鉛的水平關注值由原來的10ug/dl修改為5ug/dl,因為已經有證明即使是低水平的血鉛也會影響智力的發育。也就是說如果在檢測中,血鉛濃度大于5ug/dl(或者50ug/L,50微克/升),需要進行一些措施干預遠離鉛了。所以如果寶媽感覺居住環境可能會有潛在的鉛中毒污染,那建議也帶寶寶做一下微量元素檢查。
總結:微量元素檢查這個事情,不能一概而論,要根據寶寶發育情況,家庭生活環境等全方位考慮。如果發育看起來有點問題(比如身高體重不達標,寶寶情緒急躁愛哭鬧)或者生活環境比較復雜,那可以考慮帶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查。